The Lumière Brothers - Worker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 c.1895


        電影發明至今已逾百年,若撰寫其發展歷史可從電影通史、藝術史、技術史等角度切入。一般的電影史主要將電影視為一種藝術現象來研究並歸納,揭示電影藝術發展的變化,註解各種電影思潮和風格流派的繼承與創新,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並經常以國別、地區、時代、風格來劃分。

        雖然電影發明僅約一世紀,但許多影片卻已遺失及銷毀,在發明後的最初幾十年,電影一直被視為僅是具有短暫商業價值的產品,出品公司也忽略對影片進行完整的保存及修復,影片的散失對於電影史研究上,成為一個難以彌補的缺憾,大致而言,對於電影的歷史進行研究和總結,一直到1940年代以後,在西方才漸具規模。
        
        若將國家視為電影史的劃分類目,顯而易見的是,每個國家皆表現出屬於自己本身的電影文化,且不論拍製影片時間的早晚、發展狀況的興盛衰敗,電影史應內涵所有,去書寫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電影樣貌。其紀錄的目的在於:電影在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脈絡下,將衍發出其他環境所沒有的電影風格及文化現象。如在約翰
.福特(John ford)的時代,不可能出現如同高達、楚浮的影片,反之亦然。在探討電影作者風格的同時,必須從整體歷史、文化環境下出發,探求其對於創作者的影響力及形塑過程。當然影響一部影片如何表現的因素還有很多,像是拍攝技術(默片、聲片、彩色影片技術)、創作環境(電影工業健全與否、片廠制度及電檢法等等)、導演個人風格(趨近寫實、傾向前衛抽象、或如高達(Jean-lu Godard)自己創造電影的玩法)等等
        
        早在盧米埃(
Lumie’re)於1895年公開放映了火車進站離開工廠的工人等紀錄短片,即開啟史上第一種電影型態:紀實影片(actualite)。電影型態的開創歷程,也成為電影史的構成基礎,發展至今的電影型態包括劇情片(feature)、紀錄片(documentary)、實驗或前衛影片(experimental),以及動畫片(animation)等等。互異的電影型態各自建立一部紀錄自身演變的發展史,表現出獨特的拍攝技巧、行事風格和美學批評。

        以電影型態所劃分的發展史,雖然看似獨立且互斥,但仍和其他電影型態系統相互回應,如出現在
20年代的抒情紀錄片和實驗劇情片;此外,人類文化發展和整體社會環境,也影響了電影型態的演進及革新,如蘇聯蒙太奇電影運動、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與70年代政治批判電影的拍攝,皆反映了當時的文化、社會和政治情勢。

        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電影也從早期的無聲到有聲、黑白變彩色。而新傳播科技如衛星、網路的出現,對於製作、發行及映演上也產生巨大的影響,未來數位力量將如何改寫電影的定義、或創造新角色,似乎仍在未定之天,但能夠確定的是,不論拍攝技術、映演管道的如何改變,電影將永遠被拍攝,永遠被觀看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下,電影也面臨了工業將可能傷害藝術創作的窘境,為了回收製作成本及賺取高額利潤,勢必走向商業服務全球廣大觀眾。雖然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是分屬於不同機制體系,但隨著資金的快速移動和投資人的保守心態,非主流電影的拍攝將更形困難;此外,好萊塢這樣一個強勁的電影勢力,在全球電影市場佔有率極高,因而排擠了各國的本土電影發行,本應極多元的電影文化,在為了追求全球市場的前提下,趨向標準化、同質性。未來所謂的電影是不是就等同於好萊塢?電影史會不會真成為一個歷史?

        自古以來,歷史雖為強人所著書,但卻無法落實在如同電影史這樣的文化紀錄上。有人說:整部電影發展史,便是一部各國對抗好萊塢的辛酸血淚史。創作的路雖然艱難,但絕對有堅持的價值。畢竟,電影除了商業,也是人類對文化的共同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