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Kitchen 21.jpg 


《靈魂廚房》(Soul Kitchen,Faith Akin,2009) 

 

一個走衰運的餐廳老闆,同時面臨腰傷、被女友劈腿、餐廳轉型失敗、因炒地皮而惹來收購危機,整部影片散漫著一種相似於東歐電影的黑色幽默喜感,電影中人遭遇越是悲慘(通常是誇張的荒謬情境),就越引人發噱。法提阿金這部《靈魂廚房》可說是喜劇類型的牛刀小試,也是對於人生更為豁達、悠然待之的一個態度。 

 

《靈魂廚房》來自於“就像靈魂樂一樣,是有靈魂的餐廳”,電影裡的餐廳,很顯然,重點不是美食,而是在於這餐廳對主角奇諾斯在人生某階段所帶來的影響,這裡也是人們情感發酵(靈魂)的所在。不論是剛出獄的無賴哥哥、美麗的女友與服務員、莫名其妙跑來收購餐廳的國小同學、奇怪的守門老頭、樂手,鮮明的角色個性撐起了整部片的喜劇調性,而熱愛比利懷德的法提阿金,也可從影片精鍊逗趣的對話中看見偶像對他的影響;然而除了比利懷德之外,為了從嚴肅的前作“換方向”到喜劇上,他重新溫習了諸多喜劇片如伍迪艾倫、劉別謙、賈木許、基頓,還逐一重看了卓別林的所有影片。奇諾斯即是現代基頓加上卓別林,以怪異的步伐穿梭在街頭,冷眼看著自己的衰事連連。


儘管換了個方向,阿金依舊是阿金,他一向以移民生活來述說不同文化/民族所帶來的矛盾衝突,不管是類型元素顯見如《陽光七月天》、《小偷共犯鐵拳頭》、《靈魂餐廳》,或是深沈、藝術味濃厚的《愛無止盡》、《天堂邊緣》皆可看到這樣的命題。在《靈》片中,奇諾斯是所謂的移民第二代,這個希臘裔移民對於傳統並沒有太大的堅持,比如說,他的那家靈魂餐廳,只不過是粗製濫造的炸魚薯條速食店(不像《香料共和國》以香料、食物來訴說鄉愁),與堅持傳統的個性主廚一拍即合,倒也不是對食物有所共識,而只是對“堅持”精神的氣味相投。關於文化或是民族的認同-這也是過去作品常可感受到的衝突力道,在本片強調“喜感”的前提下,稍被犧牲,或僅是以片中幾句“那個希臘佬”掠過,輕輕點出對移民者的輕蔑,卻不再是影片重點。


或許是阿金那些宿命感沈重的電影,往往令人觸動甚至重擊,你也許會說不清《愛無止盡》或是《天堂邊緣》中,人們際往交錯的故事細節,但你不會忘記《天堂邊緣》那一張張面對命運的面孔,然而在看完《靈魂餐廳》,雖然會有點懷念那種坐在戲院久久不能自己的感覺,但當觀眾看片且放聲大笑的同時,阿金其實也成功以從容一笑,為文化衝突找到了新支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