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 Bruce Lee  《唐山大兄》

        電影傳入中國,雖可追朔自隋代末年,但電影工業的建立則約莫在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之後,歷史不甚長久。首部華語電影《定軍山》在1905年北京拍攝完成,開啟了後世華語電影的拍攝。然而其後又經歷北伐、抗戰及政府播遷台灣等階段,電影事業不免受到時事變動的影響,電影工作者的創作歷程也就倍加艱辛。關於華語電影的發展歷史,基於在相鄰地區,同一時期的電影風格會交互影響的考量下,故以下大略依年代劃分為:早期電影(電影發明-30年代)、戰後時期(40-60年代)、當代電影(70年代至今),簡述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在此三階段的電影發展狀況。

        早期電影(電影發明-30年代)

早在1896年,電影首先傳入中國,最早在上海出現的是「西洋影戲」的放映。而中國第一部自製影片,則是1905年的《定軍山》,但本片僅是紀錄平劇表演的片段。至於首部完成的劇情片,應屬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合導的《難夫難妻》。雖然在20年代大多仰賴外國影片的進口(主要是美國片),但國內的電影公司也逐漸成形。大型製片公司多半集中於上海,故上海也成為早期電影發展的重鎮。大致而言,此階段的電影類型大多是一些流行的通俗劇。

        隨著電影技術的改進,電影拍製也在30年代進入「有聲時代」。同時,在孫瑜、吳永剛等眾多傑出電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華語電影再藝術創作的水準上亦日趨成熟;如吳永剛的《神女》及孫瑜的《大路》,皆是當年廣受好評的重要作品。1937年,電影事業因中日戰爭的爆發,而首度宣告中斷,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後,電影事業才逐漸恢復生機,也產生了《小城之春》、《萬家燈火》、《一江春水向東流》等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隨即在1949年,毛澤東所領導的共產黨取得政權後,電影事業的發展,再度起了重大變化

         戰後電影(40-60年代)

        中共在取得政權後,很快的將電影國有化,並將一些流行的電影類型加以修改,以利注入左派思想及政治意涵。電檢的嚴苛控制在50年代末期稍顯鬆弛,具有文學色彩的電影作品紛紛出現;如桑弧的《祝福》、謝晉的《女籃五號》;另一方面,由於國民政府的遷台,一部份電影工作者也從大陸各地前往台灣和香港,行程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各自發展的三分天下局面。

         香港藉著以往豐富的製片經驗及雄厚資金,自由影人迅速地在香港建立穩固為紹是電影公司的基礎,並發展出凌駕於台灣電影之上的規模。香港最主要的製片中心為邵氏電影公司,擁有龐大的綜合片場,及大量的演出和工作人員,不但主宰了香港的電影生產,並首創強調動作與技巧的武術俠藝電影之風。這種類型最為成功的實踐者違張徹及胡金銓。他們所拍攝的武俠片成了一種場面壯觀、令人眩目的電影,塑造了往後十年武俠片的風貌                                               

         台灣由於社會封閉及戒嚴法的實施,在電影製作上受限於嚴格的電檢制度,再加上資源與人才貧乏的情況下,使的台灣電影產量不足,必須仰賴香港電影之進口,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港台兩地的電影形成密不可分的互動與依存。在本土的電影製作上,大量產製的台語片成為50年代顯著的特色。台語片所富含的文化親和性,無疑成為吸引觀眾,促成生產需求的主因。代表作品有《薛平貴與王寶釧》、《心酸酸》

            60年代,台灣電影開始成長,此時的主要電影類型有:健康寫實主義電影、瓊瑤文藝片及武俠片。「健康寫實主義電影」主要闡揚傳統倫理與人性光輝,對於現實窘境總避而不談,而一逕樂觀地以倫理道德解決問題,缺乏批判現實的精神,代表作品有《蚵女》、《養鴨人家》;此外,改編自瓊瑤小說的文藝電影,也以其逃避現實、浪漫築夢的幻想,而廣受觀眾喜愛,如《煙雨濛濛》、《婉君表妹》,在票房上皆有不錯的表現。然而,對於男性觀眾而言,武俠電影反而比文藝片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在胡金銓導演的《龍門客棧》票房奪冠後,武俠片產量大增,成為國語影片的最大類型。

           當代電影(70年代至今)

         1966年至1977年,史稱"文革十年",對大陸電影界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大災難。「四人幫」對大陸的電影事業,進行全面性的徹底破壞。在文革前七年間,只有江青主導的八部「樣板戲」被允許拍成電影和公開放映。後期雖然恢復劇情片的拍攝,但仍是一些政宣教化的影片,將電影變成說教的工具,在藝術創作上較難有所發展。

        文革結束後,電影界獲得解放,進入了另一個新時期。在受到全球各地新浪潮的影響下,大陸電影的拍攝也突破了以往的表現手段,犯應出年輕一輩電影創作者再電影語言上刻意求新的心態。一群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第五代導演",決定以更大膽的電影手法,跟傳統的大陸電影決裂,推出了一系列的「探索電影』—陳凱歌《黃土地》、田壯壯《盜馬賊》、張藝謀《紅高梁》、黃建新《黑砲事件》等,這些作品不但在大陸境內引起中共的強力干涉,和評論界的廣泛討論,更在國際上造成震撼,促成世界影壇開始重視大陸電影的成就。

        整個70年代,全世界興起了一股功夫熱。這都應歸因於一人—李小龍的出現。1970年製片鄒文懷離開邵氏,成立「嘉禾電影公司』;初期經營慘澹,翌年因啟用從美回港的李小龍主演功夫片《唐山大兄》而轟動一時,其後李小龍憑《精武門》、《猛龍過江》,成為香港第一位國際巨星。香港影壇的製片主流從60年代的古裝刀劍武俠片,轉變為70年代的民初及時裝功夫片,甚至影響歐美也出現功夫電影的新類型。

        此外,"香港新浪潮"也在70年代末期崛起,為港片在編導手法與攝影技術上呈現出異於傳統港片的新風貌。他們包括徐克的《碟變》、許鞍華《瘋劫》、《投奔怒海》等,這些作品突顯出香港新浪潮社會批評與心理刻畫的細膩,然而這個趨勢很快地就被燎原般的流行類型所淹沒。大行其道的商業電影不論是神怪功夫片《人間道》、《倩女幽魂》、徐克以其壯觀場面為號召的娛樂片大為成功,顯示出香港新浪潮的終結。此外,隨著港人對97局勢的不確定與恐慌,反映在電影製作上的,是大量逃避主義的賭片、三級片、和無厘頭喜劇。其中無厘頭電影又以周星馳最具代表性。其膚淺空洞的內容,逗趣的對話與動作,巧妙的劇情安排,都使無厘頭電影持續受到熱烈迴響,成為香港當代電影拍攝的重要類型。

        台灣在80年代新電影出現以前,不像是一個創新電影拍製的泉源,市場上大多充斥著窘態畢露的政宣片,煽情的犯罪寫實片,以及製作粗糙的低成本娛樂片,遭致惡評如潮。直到《光陰的故事》這部清新的四段故事電影出現,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影經驗,並開啟”台灣新電影”的創作階段,再敘事題材上,大多再現本土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並自覺地以創新的電影語言和傳統電影一分為二。整體而論,"台灣新電影"促成了台灣電影文化的發展與提升,並進入藝術的範疇。新電影的兩大旗手—侯孝賢和楊德昌,更以其高度風格化及美學韻味,享譽世界影壇。

        好景不常,台灣電影由於整體工業的缺陷,好萊塢的強勢入侵,電影政策的無效執行等因素,導致整個90年代製片業的寒冬來臨,本土電影製作最低迷時,市佔率僅佔0.13%,其他皆為好萊塢影片及港片所佔據。在製片數量的逐年萎縮下,發行映演商更是直接大量採購外片和港片,甚至將資金挪至香港拍片,形成「港片獨大」之捨本逐末現象;政府為了鼓勵本土製片事業,於1989年起實施「國片輔導金」制度,實施以來雖然成績不盡理想,但已成為台灣本土電影製作的主要原動力。

         90年代以來,華語電影的拍製不論是資金、人才或硬體,兩岸三地的電影製作依存度越來越高,在面對電影市場全球化的趨勢下,華語電影勢必走向集體製作、人才互通、資源整合的「跨國合作」,如《大紅燈籠高高掛》便是台灣出資、侯孝賢擔任製片、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此外,面臨著強勁的外片壟斷現況,惟有提升華語電影的質與量,並發揮具創意巧思的行銷計畫,才能吸引觀眾持續支持,進而建立一個華語製片、發行、映演的良性循環。


 

 

   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