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ching 攝於中山堂

       紛紛擾擾的第九屆台北電影節,在橫跨三個週末,歷經了撤片、多場場次異動/取消放映、城市護照/公關票分配問題、放映品質重大瑕疵、甚至是放錯影片等等災難下,終於畫下句點….以下是身為一名影展觀眾及現場工作人員針對本屆電影節的一些看法,若有任何想法及更正,歡迎回應及留言。這一次,批評並不只是來自善意,更摻雜著看不下去的難堪心情。畢竟,兩年一標案的台北電影節,若電影節工作團隊依舊認為本屆「風光結束」,甚至以為能用同樣態度繼續經營第十屆台北電影節,那就大錯特錯了。
票務、場次
 
       首先是在影展前夕即引起爭議的「城市護照」,限量150份的「城市護照」是台北電影節的獨特產物,可說是大量看片觀眾群的手中利器。今年如往年般開賣限量的護照,也如預期在短時間內搶購一空。不料,觀眾在買到護照後才發現「本護照不得兌換開/閉幕片場次」,新團隊有新做法,若是考慮了貴賓公關票的分配,而取消了護照觀眾的保留位置(會嗎?在至少可容納一千名觀眾的中山堂?),也必須先行在護照開賣前公告,更何況,在節目手冊上竟然找不到這條規定,行政的疏失導致這150位觀眾權利受損,又該如何做後續處理?護照觀眾只好自認倒楣( 糟糕的是,這屆的護照首賣跟單場預售票是同一天開賣,當護照觀眾驚覺自己無法兌換開閉幕片時,《最遙遠的距離》跟《婚禮之後》票已所剩不多)

       不論是持護照、單場票,還是貴賓券,都必須「排隊進場」,自由入座的台北電影節,一般而言都會在影片測試完畢後,約莫放映前15分鐘左右開放觀眾進場,稍微熱一點的場,想坐好位置的觀眾會在放片前一個多小時便開始排隊,於是「場次安排」跟「排隊動線」便顯得格外重要。可容納最多觀眾的中山堂,熱門場次經常可見大排長龍的觀眾,然而因為一天只有四場(最多五場),場與場的進散時間安排得宜,所以少有延誤的狀況;城市舞台跟北縣場也因為場次少、排隊動線佳,而較少有這類問題(因為這些場地的問題在於它們「非電影院」的尷尬,容後再敘)。最嚴重的場次設計缺陷,就是豪華in 89。
 
       豪華一天平均播放6-7部不等的影片,加上有多場QA映後座談,甚至還有未成年場,舉行相關活動固然熱鬧,但事先在場次時間的規劃上,場與場之間的保留緩衝時間過少,導致現場工作人員已經疲於奔命,場次延誤的狀況仍成為常態,當上一場觀眾還未離去,外頭的觀眾已大排長龍,再加上豪華本身的排隊動線很「崎嶇」,排隊不僅對觀眾是種耐心考驗,也在在考驗著工作人員的體力及應變能力。當電影結束後,場內趕緊清場、進行下一部影片測試,外場工作人員收回票選單、問卷、未成年場得發送贈品,忙碌之餘還須安撫現場觀眾排隊的不耐情緒。精簡的人力,透支的體力,在豪華的一分一秒,都顯得萬分可貴。
 
       其實不只是進場時間上的吃緊,也因為豪華這次的場地只有340個座位,所以每一個「座位」(每一張票) 都格外珍貴,所以「不到60張」的公關票保留問題,其實應可歸咎於主辦單位對於「票券規劃」的認知錯誤,本屆所發出的公關票,包含了持貴賓証、觀影證、兌換券及城市護照的觀眾。若是在座位數較多的中山堂跟城市舞台,理應都可讓持上述證件的觀眾進場,但因為豪華的位置少,加上每場皆必須保留一定數量的貴賓座(專給導演、劇組、片商、媒體、選片人等等),這些都佔了公關票的名額,在預售票開賣前,就應先確認公關票的發出數量,既然承諾觀眾有「60張」,就應讓這60張完全屬於持「貴賓證、兌換券跟城市護照」,而不應讓其他片商、劇組、媒體等等分佔這60張的限額。
 
      ( 至於哪些場次會是熱門、哪些又是冷門片,這都是開賣前的預測,檢驗本屆結果,其實《最遙遠的距離》兩場都應安排在中山堂、不到50人的《正邪無間》到豪華應該會比較適合,不過事先預測的東西,很難百分百命中 )
 
       既然談到場次,關於本屆多次的取消跟場次異動,這些異動的影片大多是已被國內片商買進的「片商片」,場次的取消可歸因於影展/片商的矛盾情節,片商自然希望能透過影展,先為影片打出好口碑,但又不希望放映太多場次去影響上映後的票房,場次異動或許在所難免,但本屆的異動及取消放映實在太多,為何不在預售票開賣前,就先行協議確定放映場次,再印製手冊,讓觀眾能依循正確的場次表購票,對於認真規劃看片行程的觀眾而言,多次的退票不只造成行動上的麻煩,每一次的變動,趕片計畫便得再度更改,更何況,場次異動的公告只公佈在 現場並非所有觀眾都會注意的公佈欄,以及官方網站跟部落格。那麼對一些不常上網及看公告的觀眾而言,一次又一次的取消異動,只是造成更多的不便及時間浪費。
 
     ( 聽說在北縣場有長輩帶著孫子,打算看《河童之夏》,但場次卻已更換為不適合兒童觀賞的《神諭之夜》,既然北縣都已規劃成為「兒童」主題的放映場地,為何在選擇替代影片時,不優先考慮適宜闔家觀賞的「兒童影片」呢?)
 
       引起眾怒的《惡女花魁》撤片,台北電影節與山水都對撤片一事各有說法(可參考新聞),可以證實的是,電影節現場的確沒有放置「基因決定我愛你」的文宣,以及預告片,山水因不滿電影節毀約,故做出撤片的決定;而策展高層也因應此項變動,立刻取消了原定在「國片發表新勢力」中《基因決定我愛你》的發表,而改成《家後》的新片發表,對於取消一事,游惠貞女士則對外回應「《基因決定我愛你》已完成後製,故不符合國片發表新勢力的原則」,像這一類的「事後話」及有失風度的決策,不免讓人啼笑皆非。
 
      ( 後來「國片發表新勢力」的現場,《基因決定我愛你》的劇組卻意外成為座上賓,聽聞在座談現場上,兩方言詞似乎有些針鋒相對(主持人不斷消遣導演),但因為不在現場,無法得知當時狀況 )
 
觀影品質
 
      關於本屆參差不齊的放映品質,應可分為三個面向:場地問題、拷貝問題、人員疏失。
 
       中山堂、城市舞台與北縣藝文中心,因為本身場地並非專業戲院,故銀幕規格跟觀眾席設計都需要觀眾加以適應,電影節也對場地做了某些改善措施,如中山堂加裝杜比音響,但有些場地設計是無法改變的,如中山堂跟城市舞台的機房過高,導致放映的難度增高,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機房在四樓的中山堂,從上方投射下來的螢幕比例都會略成為梯形,也容易失焦(過高的機房也不易仔細觀察對焦狀況),這是這類非戲院放映場地的原罪,解決之道就是考慮不要在這類場所映演,要不就是努力彌補場地的缺陷。
 
       如果影展不只發觀眾票選單,也有「觀影品管表」的話,那麼我想本屆的分數絕對是不及格,以下幾場放映時嚴重缺失,如穿boom穿軌道的不當放映比例《幻之草原》、燒壞的杜比音響《隱形人完全手冊》跟《只賣有機肉》、放片一半突然無聲《聽見天堂》、因拷貝切換而漏放一段的《練習曲》(屬放映人員的疏失)、畫面大震動的《一千零二夜》、不當比例導致切頭「卡爾德萊葉系列」(默片放映速度也有人反映),單聲道的《唱盤上的單行道》……等等,在試片時的資料上,的確有幾部片是拷貝問題,容易斷片、或有畫面跟聲音上的瑕疵,但若拷貝真的太老舊,或是有放映困難,主辦單位也應衡量影片品質而做出取捨。
 
      尷尬的是,屬於專業戲院的豪華in89也發生了觀影時的嚴重干擾,放映場地從上一屆的一樓大廳(這其實也不是個好場地),變成二樓中廳,戲院設計過寬,讓坐於兩側的觀眾備感不適;中廳的隔音效果相當差,加上正逢《變形金剛》上映,在影片的寂靜時刻,耳邊卻傳來隔壁廳轟隆隆的音效作響,讓這次在豪華播映的場次顯得相當「熱鬧」。
 
       然而最難堪的,就是同樣發生在豪華《窗外有情天》放錯影片的烏龍事件,影片放映前便已出現「本拷貝老舊」等云云訊息,其實在放映前,工作人員打開標示著中文「窗外有情天」的片盒時,端看拷貝的斷裂狀況便已預知「這部片會斷得很嚴重」,故在影片放映前特別打上字幕告知觀眾。至於會發生「此窗非彼窗」,這真是自翊為「國際專業影展」的電影節鬧出的一大笑話。
 
     負責拷貝統籌的工作人員,理應在影展開幕前便對每一部影片進行測試,衡量該拷貝是否正確無誤,及放映品質的優劣狀況,但是《窗外有情天》卻是在現場放映時才驚覺「片商送錯片」,這樣荒謬的狀況不免讓人懷疑「根本就沒有測試影片」(難不成是完全信任片商所送來的拷貝品質而沒有做試片?) 春暉的確擁有兩部中文片名同為「窗外有情天」的拷貝,會送錯片可歸因於春暉片庫在歸類時,這兩部片的拷貝就已標示錯誤,才導致片商送錯拷貝,然而只要在試片時將1988年的《窗外有情天》(A handful of dust)一放,就能立刻得知這絕非2002年的丹麥片《窗外有情天》(open hearts)。
 
       當茱蒂丹契的名字出現在片頭時,終於有資深影人觀眾衝出來反映:「太誇張了,你們放錯片了」,當外場工作人員這時還沒反應過來,翻著影展手冊尋求確認時,觀眾再度強調「不用翻了,你們真的放錯了」,在第一本放映結束後,工作人員向觀眾道歉「春暉送錯影片…而我們也沒檢查到,實感抱歉」,然而接下來的處理,卻是將這部1988年的《窗外有情天》全部播映,並未立即做出彌補觀眾的退票/加映處理,有些觀眾憤而離席,當場要求退票;有些觀眾則選擇留在現場,看完了這部完全不是本屆電影節選片的《窗外有情天》
 
      ( 當策展單位與影片版權所有者談妥播映條件後,影片拷貝會從國外(或國內片商)寄來,接著便會請福相製作中文字幕,試片時一併測試拷貝與字幕,然而為了維持一定的放映水準,不論拷貝是多久年份、來自何處,都應該進行測試;這一屆影片放映的品質不佳,甚至還放錯影片,試問工作人員究竟有沒有對所有拷貝一一進行測試?電影節工作團隊理應向觀眾做個詳細說明。)
 
影展-作為一種影像教育的普及方式
 
      自第四屆開始,台北電影節開始以「城市影展」作為電影節的選片特色,希冀以此於其他影展做出區隔,本屆在影片及活動規劃上大致與去年相同(但名稱不同),並以丹麥作為焦點城市,除了影片放映外,還舉辦許多影展週邊活動,比上一屆多出的有「台北主題獎展覽」(以及影展前的影像工作坊)、「仲夏戶外派對-市集、音樂、電影」、「打造一座電影城市:電影發展委員會座談」
 
       其中「打造一座電影城市:電影發展委員會座談」是必須在影展前便先行報名的,但主辦單位似乎沒有多加宣傳這個難得的國際交流活動,所以關心電影發展的觀眾在報名早已截止的情況下,只能參考影展快報跟台灣電影筆記唯一的一篇訪談論;另外,本屆的頒獎典禮(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台北電影獎)皆不開放觀眾參加,關起門的頒獎典禮,使得導演跟觀眾無法對話,剝奪了觀眾對於心目中心儀或唾棄影片發表已見的機會。過去幾屆的做法,都是在頒獎典禮結束後播映一佳片,全場影人及觀眾以一種觀摩的心情,觀賞緊接在典禮之後的影片。我所懷念的,是2005年頒獎典禮後所放映的《烏龜也會飛》,眾人被震撼不已的影像深深撼動,全場熱烈掌聲後,伴隨著淚流滿面或是久久不語的心境歷程。
 
       今年仍出版影展專刊,一本精美、全彩印刷的影展特刊,並不表示本屆影展在文字的散播新知較去年進步(不過今年特刊排版的確精美用心),過去的「主題城市(國家)電影專冊」,雖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裡頭卻有著更深入的名家導讀/分析,以及精闢的電影發展簡況;相較於本屆丹麥電影發展的相關文章,卻是寥寥可數,求知若渴的觀眾只得參考印在電影快報上的短短一兩篇專文。既然「影展」是「年度電影文化盛會」,旨在鼓勵影像創作、提升文化水準,那麼一本可視為快速入門的電影專冊,為何在今年的台北電影節缺席了呢?
 
      在電影的文字討論上,因應近年來部落格影評文化的興起,本屆電影節也招募網路寫手,招集「新生代影評人」,不過選列的方式是透過「面試」,在試片後希望這些寫手能寫下相關影評,放至官方部落格供參考討論,不過主辦單位卻要求這些部落客「僅能寫好話」,而或許會不利於影片票房的負面評價,則付之闕如;另外,這幾位部落格寫手,完全無酬,甚至連一些觀影回饋( 如觀影証及貴賓券 )都沒有。文字的書寫乃是種對電影的熱情延續,主辦單位對書寫內容提出要求,卻未給予寫手們合理的待遇,不免有剝削他人熱情之嫌。
 
影展文化的傳承
       
       以上所提到的執行缺失,新的工作團隊成為千夫所指的撻伐對象,不足的執行經驗或許是導致本屆錯誤百出的主要因素,但電影節對於觀眾日益增多的批評意見,始終以不回應或選擇性答覆問題,這都讓觀眾有求助無門的無奈及憤怒。
 
       雖然出錯頻繁,但本屆也做了些不錯的創新,如充分運用Streaming Media的便利即時,將台北主題獎的入圍短片放上vlog,即使在家也能觀賞主題獎入圍影片;北縣藝文中心則包裝成為「親子主題場」,主題性的規劃及相關活動的配套,讓「看影展」的習慣能從小開始(不過策展單位還是對北縣場不甚用心);戶外免費放映加上創意市集與樂團表演,也可能成為另一項非純粹觀影的熱鬧體驗。
 
       一個團隊,一種做法,自從採購法實施後(設立美意原是避免官商勾結),年年招標、每年都可能更換策展單位的做法,讓每一屆的影展文化及執行經驗沒有傳承與接軌的可能;另外,日益縮水的電影節預算,也讓主辦單位咬緊牙根苦力支撐,第八屆台北電影節的輝煌成績,居然讓文化局有了「即使預算縮水,也能有如此好成績」的錯誤想法……新團隊初起步總會跌跌撞撞,然而本屆最讓人憂心的,其實是主辦單位的「用心」與「態度」,而非專業能力,前任團隊連續幾年的辛苦耕耘,才讓台北電影節漸漸成為「年度電影盛會」,身為一名影展觀眾,自然是不忍心看它繼續灰頭土臉下去,然而,內憂外患之下,我們究竟能對下一屆的台北電影節有多少期待?
 
參考 .  2007年之前
 
最大的小影展─聞天祥談2006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 會再見,還是不再見?
台北電影節熱鬧滾滾開幕-專訪幕後推手游惠貞
打造一座電影城市-訪談論
台北主題獎-線上觀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