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 1946

黑色電影-作為一種風格的描述

        黑色電影一詞,是由法國影評家尼諾.法蘭克(
Nino Frank)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說一詞的啟發而創造出來的用語,主要指好萊塢在19401950年代拍攝,以城市黑暗面為背景,描寫犯罪與墮落世界的電影。所謂的黑色電影並非一種獨立的電影類型,它可包涵傳統的警匪片、西部片與通俗劇。
 

        黑色電影本身是一個視覺和主題慣例的系統,與任何一個特殊類型或故事公式無關,但與明顯的電影風格和特殊的歷史時期有關。黑色電影風格的慣例是以三
0、四0年代初期不同的技術、敘事和意識形態的發展為基礎。經濟大蕭條時的警匪片和都市犯罪電影,以及廣受歡迎的恐怖片,都預示了十年後黑色電影更為黑暗的觀點。
 

        被歸納為黑色電影的主要特色是:場面給人以昏暗陰森、前途無望的感覺,採用德國表現主義的攝影風格,古怪的打燈方式與畫面陰影造成來傳達宿命無望的情緒,主人翁多是道德上的雙重人格,充滿失意與孤獨,結局往往是在死亡中找歸宿。因此黑色電影可以說是美國暴力題材與德國表現主義、存在主義思想的結合體。在
1940年代進入興盛期,1950年代中期後,觀眾漸漸減少。
  (台灣電影筆記)

        1920
年的德國表現主義風格,無疑地影響了好萊塢黑色電影稍後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德國電影工作者,不管是因為政治或經濟理由,在二次大戰前及其間離開德國來到美國。像劉別謙、穆瑙(Murnau)、佛朗茲.朗、比利懷德,以及無數的技術人員、編劇和演員,都參與了好萊塢的表現主義時期。
  

        1920
30年代的許多技術革新,也對好萊塢的黑色風格有所貢獻。全色底片的快速沖印,增加了光線的敏銳度,因此,電影工作者在處理燈光和景深(depth of filed)時,具有更多彈性。當這種特殊的燈光技巧,被運用於描寫犯罪、陰謀和精神焦慮,尤其是在陰影重重的都市環境時,他們逐漸呈現出自己的敘事與主題意涵。流行於1930年代的扁平燈光和膚淺的樂觀主義,逐漸被一種更陰暗的世界觀所取代,它在心理上更「真實」,但在視覺上卻更抽象。
   

        黑色電影因為缺乏統一的敘事結構,是否構成一種類型,則見仁見智。但其幾個特色:犯罪、邊緣城市、致命女性、失意的英雄、黑暗、陰森的燈光,迥異迷人的影像風格,讓黑色電影的影響遠超出盜匪、驚悚片,影響及於通俗劇、恐怖片、西部片等類型,事實上,保羅許瑞德(
Paul Schrader)認為黑色電影可以說影響遍佈於「19411953
年幾乎所有的好萊塢劇情片」

失意男性及致命女性 
  
   
      

 

好萊塢的黑色電影討論了面對日益複雜和矛盾的社會、政治、科學和經濟發展時,傳統美國價值的逐漸幻滅。一方面,大企業和快速發展的都市提供了美國人更多的機會,但令一方面,卻帶給他們更深的疏離感。性別與婚姻的觀點,也受到上百萬在海外工作的男性,與走進職場的女性影響;而當時盛行的存在主義與佛洛伊德心理學,都論述著困擾戰後美國個人、家庭和大眾文化的事物。 
 

美國社會在經過二次大戰後,女性以流動勞動力的方式從廚房中「解放」出來,再加上人口都市化(從城鄉流向都市)的急速社會變動,情慾也隨著傳統家庭關係的瓦解,而暗潮洶湧。黑色電影正是新社會情慾暗湧的第一波產物。男性觀眾第一次在「冷硬偵探」外表冷硬的裝飾下,「正大光明」的凝視女性身體。當中對女性的憤恨處理,和戰時男性「對後方女性既極度渴望,卻又同時伴隨著猜忌」的經驗有關,當男性威權受到挑戰,妖魔化的女性形象,即是減低焦慮的方法之一。 
 

這些事物為好萊塢傳統的男性/救贖英雄與居家女性帶來一種曖昧氣味,並且為好萊塢電影引進兩種角色類型:暴力、性別困惑的精神受挫者,與稱之致命女性(femme fatal)的角色。那是一個捕獵男主角的性感女子,她的動機和忠誠在電影結束前,一直都是充滿神秘且備受懷疑的。 

黑色電影中男主角,通常是在人生中失意挫敗的,具有雙重人格,或是道德缺陷。像是《雙重保險》的保險調查員、《夜長夢多》的冷硬偵探、虛無軟弱的警探《郵差總按兩次鈴》,不論是身著一絲不茍精工西裝、紳士帽的Humphrey Bogart(夜長夢多),或是高大的倜儻編劇William Holden(日落大道),他們並非如西部英雄般那樣正義凜然,而是有某種程度上的道德缺陷,如自私、貪婪、喜愛女色,而這些缺陷也往往成為影片中的犯罪動機。
 

然而在黑色電影的世界裡,女性是電影中密謀的中心,而且通常不會安穩地安排成一個觀眾所熟悉的角色……她們呈現出來的情慾,既誘人又危險。這些女性的作用是構成男性追求的障礙。男主角成功與否,則視他是否能從女性的操弄中脫逃。雖然有時男主角會因為無法抵抗這些女性的誘惑,而遭到毀滅。但大部分時候,電影中的世界所呈現的,其實是意圖藉由這些性感而具有操控能力的女性之陰謀曝光與毀滅,進而恢復舊有的秩序。(Ann Kaplan1978  

典型的致命女性形象    
 

致命女性是黑色電影中最有魅力的角色,她們總是美麗、身材姣好、豐唇、眼神攝人,金髮不代表擁有天使般的無暇,微笑也不等同於友善的示好。的確,以男性書寫的角度來看,女人的美麗永遠是男人墮落的不戰之罪。致命女性的形象,也受到了時代變遷的影響,如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大量投入工作場合,使得一群不再能輕易套進父權社會刻板化、以家庭為中心的婦女模子裡的女性持續浮出檯面。 
 

在眾多的黑色電影中,以《雙重保險》、《上海小姐》、《夜長夢多》作為典型致命女性的分析,由於這三部影片的致命女形象,不但有其獨特處,也在某些層面上,透露出相同的趣味。 
 



        《雙重保險》
Double indemnity 
1944
        比利懷得(Billy Wider 
芭芭拉.史坦薇克(Barbara Stanwyck 
 
 

由導演比利懷德和 Raymond Chandler 共同改編自 James M. Cain 的同名小說。故事敘述一名保險業務員華特 Fred MacMurray),因為無法克制,愛上了有夫之婦菲利斯(Barbara Stanwyck),竟協助她一同謀害丈夫好詐領保險金,眼看計畫周全的完成了,但他機警的上司卻發現事情的不對勁,影片隨著男主角的自白錄音,觀眾得以了解整個謀殺案的來龍去脈。 
 

芭芭拉在《雙重保險》中,一襲如洋娃娃般呆版捲曲的金髮,與幾無血色的肌膚成為對比的腥紅脣膏,讓片中怨婦菲利斯(Phyllis)呈現的不是華貴雍容的艷色,而是一種人工成份很重、像是廉價品冒充品牌那種俗麗的美。而芭芭拉一手主導的謀殺案,冷靜、妖惑、毫無悔意的形象,以好萊塢當時的道德尺度來說,幾乎不可能讓菲利斯逍遙法外。影片最終菲利斯對男主角的愛意,也讓她遭受到被愛人槍擊的懲罰。 

        

《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 1946
        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 
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

        Philip Marlowe
(亨佛萊鮑嘉飾演)原只是受僱於富豪調查單純案子,卻意外牽扯出兇殺案,這一切都與其千金小姐(洛琳白考兒飾演)及她那個性不羈的妹妹(Martha Vickers 飾演)有所關聯,沒想到事情卻比想像中還要更為複雜。在謀殺案後,男女主角最後相戀,奔向逃亡之路。

        洛琳白考兒的致命女性形象,在黑色電影中特別顯著,或許是她理性冷靜,宛如女殺手的氣質,也可能是低沉的嗓音,表現出無比的滄桑和江湖味。在《夜長夢多》中,她的視線常常以斜轉或側面的角度呈現,和偵探馬洛談話時候的權威,讓女性地位不再居於下風;在穿著方面,俐落線條的高領襯衫、合身長褲,將性感完全裹在密不通風的神秘裡;而她在《夜長夢多》中,坐在桌上抓癢的一段,也表現她俏皮直率的一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