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殺人紀事2─盧正案》  

寫在前頭

       
誠品紀錄片影展第八場,也是最後一場的紀錄片座談會,主題是:台灣尚未出現的紀錄片。與談者有李道明(台北藝術大學電影所所長,紀錄片《人民的聲音》、《離鄉背井打工去》等片導演)及蔡崇隆(紀錄片《島國殺人紀事》、《我的強娜威》導演),策展人游惠貞老師主持,並由公視INPUT負責人員施悅文小姐播放約莫十五分鐘的INPUT2006精采節目片段,影片跟座談內容都相當精采,但因為無錄音,只憑隨手寫下的筆記,再加上先前類似主題的文章,以及個人看法,整理成這樣一篇。若有任何錯誤或誤植、疑慮的地方,請踴躍回應,歡迎指正,謝謝大家。
 
 
台灣紀錄片近二十年的發展,大扺呈現出一種寫實主義情節,雖說寫實傾向是主流,但也不表示其他樣貌的紀錄片沒有出現,只是數量較少罷了 
                                                                                                         -  李道明,資深紀錄片工作者 
 

為了紀錄所謂的真實人生,紀錄片導演時常以長時間的參與觀察,逐日逐步拍攝被紀錄者的生活,而這種長期蹲點的紀錄手法,也成為大家理所當然的紀錄片拍攝方式,陷入一種「長期紀錄=好紀錄片」的迷思,卻忽略了紀錄者的拍攝動機,以及當代社會脈絡及文化論述;當這種蹲點觀察的方式,成為紀錄片典範時,往往將焦點集中在一些弱勢族群、社會邊緣者,儘管發揮了紀錄片為民喉舌的正義,卻也削減了紀錄片的其他可能性,現今紀錄片中,以加害人/當權者/強勢族群為出發的紀錄觀點,仍為少數。 
 

在形式上,紀錄片導演大多採取長期蹲點、田野調查般的平實紀錄,較缺乏調查式紀錄片,也就是抽絲剝繭,藉由線索、證據,找出真相、再現真實的紀錄片。如國內的蔡崇隆《島國殺人紀事─蘇建和案、盧正案》較屬於此類型,這種調查式的紀錄片,不但考驗紀錄者對紀錄事件的堅持及理解程度,也檢驗紀錄者的拍攝道德與預設立場;另外,一些較為實驗性、偏向個人私密型的紀錄片(如周美玲的《私角落》或史筱筠《藍色咒語》)以及探索式的紀錄片(如生態紀錄片),在台灣也很少見。國內的紀錄片工作者,對於紀錄片形式的省思和想像還不夠。 
 

蔡崇隆隨後補充對調查式紀錄片的看法,認為蹲點跟調查並不衝突,調查性質的紀錄片,一定要提出證據;而蹲點深入觀察,是找出證據最基本的途徑之一。深入觀察只是紀錄片最常用的拍攝方式,可與其他型態的拍攝相輔相成。
 

另外,蔡也提出一個有趣的紀錄片分類法:按照系統的紀錄片分類。簡單地分為全景、南藝、公共電視、大愛電視;全景的主旨向來是紀錄與揭露真實與社會的不平等,除了人道關懷特質較重外,也有著深厚的社會議題探討及改革精神;南藝的紀錄片,個人風格濃厚,比較類似一種家庭式影片,重視情感交流;公視的紀錄片趨向調查性質,這可能和背後有較豐厚的拍攝資源有關;大愛電視的紀錄片,則因為台性奠基於宗教,紀錄片也多強調慈善、宗教及信仰力量。 
 

除了在紀錄片形式的討論外,就紀錄主題而言,在國內尚未出現,或說較為缺乏的紀錄題材,應屬政治或政治事件,以及社會議題的紀錄片 
 

在郭力昕教授所著「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問題」一文中(電影欣賞125期),認為台灣紀錄片普遍缺乏政治意識,並流於濫情主義。將需要嚴肅、理性之政治分析與辯論的真正議題去政治化,或擱置一旁;而紀錄片中強烈的情緒性感動,常常掩蔽了議題探究及社會結構問題。會有此現象(「去政治化」與「濫情主義」),可歸因於台灣的特定歷史與社會政治脈絡。 
 

對於這樣的質疑,有研究生以台灣紀錄片的大環境,以及紀錄片的生產過程,反過來質疑郭力昕教授的論點(請見-台灣紀錄片之煽情主義與去政治化主義的結構性困境—由無米樂現象談起 ),但就實際情況看來,勇於處理複雜或難解的社會/ 政治議題,以及紀錄政治事件的紀錄片,確實是少數。

        探討社會議題的紀錄片是有,如羅興階的《再生計畫》、崔愫欣《貢寮你好嗎》都成功地紀錄了勞工爭權行動及反核四運動;但大多數紀錄片呈現一種情緒的感染,缺乏針砭現狀,少有辨證結構之作,缺少這類紀錄片的主要原因,很可能和紀錄片的拍攝資源,以及紀錄者本身對這類題材的了解,與洞悉事件的視野高度有關;此外,觀眾也尚未建立一套
觀看(閱讀)紀錄片的方法,這類具辨證省思的紀錄片,前提應是在一個具有媒體素養高度落實的社會情境下,才能有完整的對話空間。

        另外,國內的紀錄片作者常會有「同樣題材拍過,就不再拍」的心態,其實這可能才是真正最缺乏的紀錄片,攝影大師布列松(
H.C. Bresson)曾說:「事實並不見得有趣,看事實的觀點才重要」,世界瞬息萬變,事實也永遠不會停留在紀錄的那一刻,若有可能,不同紀錄者用各異的角度,反覆地觀察、紀錄同一題材,才能見到更多不同的觀點。



附註-
 

        台灣紀錄片之煽情主義與去政治化主義的結構性困境—由無米樂現象談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