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黑幫電影經典的《教父》、《教父續集》由義裔美籍導演法蘭西斯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執導,1972年《教父》上映,在美國票房告捷,造成極大轟動,學術藝文界的輿論佳評四起。改編自馬里歐普佐(Marro Pozo)的同名小說《教父》,不僅是改編劇本的最佳典範,也成為柯波拉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片子從一場盛大熱鬧的婚禮開始,這是黑手黨黨魁維多.柯里昂(Vito Corleone)為女兒康妮舉行的婚禮。維多當年由西西里隻身流浪到美國,辛辛苦苦奮鬥到現在的地位,成為黑社會大亨,然而歲月不饒人,唐已漸顯疲態,所以有意將衣缽傳給兒子。老大桑尼衝動暴躁,老二佛雷多懦弱無能,老三麥可是戰爭英雄,卻不願捲入黑社會是非。 

        由於唐堅持原則,不願和其它幫派合作從事毒品買賣,得罪了其他早就對他不滿的黑社會份子,對他的家族展開一連串狙殺行動,桑尼和麥可的新婚妻子都遭到毒手。然而,唐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不願再發生流血事件。身體精神狀況都不如從前的唐,某日在家中花園和孫兒嬉戲時突然過世,逃亡至西西里島的麥可得知消息後,了解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能繼承父親遺業,於是毅然返回美國接掌父業,成為黑手黨教父,同時開始籌畫報仇大業。  
 

好萊塢類型電影的發達完備,警匪黑道電影是為數眾多的一類,為何《教父》能夠脫俗,在這樣一種多產製的類型出類拔萃? 其中必有其留名影史之處。 

        燈光(
lighting)幾乎可以決定一個影像的震撼力,《教父》的攝影師高登威廉斯(Godon Willis)採取了頂光(top light)作為人物的主要燈光,刻畫出人物是神聖、力量強大且不可侵犯。如在柯里昂家族全盛時期,大量運用頂光,營造出教父柯里昂莊嚴、充滿威勢的形象。此外,攝影師故意操作燈光,讓劇中人眼窩部分,籠罩著陰暗,無法察覺其眼神的變化,增添了一襲神秘感,也使觀者更為好奇。 
 
 

《教父》可說是少見的原著和電影能夠貼合的如此完美的作品。由於改編劇本牽涉到媒體的轉換,根據文字作品改編成電影,須將文字意象視覺化。不但能掌握敘事節奏,更要充分表達其意念,這是成為一部好電影的必備條件。電影參照原著小說,並非一字不動完整搬上螢幕,而是擷取最具張力的故事線、捨棄次要情節,並且充分地發揮電影特性-剪接。  
 

片中運用了電影不同於其他媒介的特性-剪接(editing),將文字篇章做適當連結,藉此引爆在銀幕上的高潮關鍵。在電影中,將五段分別暗殺美國五大家族的情節,與新任教父麥可「受洗禮」那場戲相結合,除了省去冗長的描述,更強烈對比出”受洗”一字的雙重意義-光明與黑暗的衝突對立。 

        劇本的概念再加上拍攝創意,在攝影、燈光、剪接、場面調度的傑出表現,造就了《教父》在電影美學上的輝煌成就。《教父》可說是承先(黑色電影)啟後(復甦古典盜匪影片)的大作。由於《教父》引起廣大好評,原班人馬再接再厲,
1974年《教父續集》上映,長達200分鐘,比起前作絲毫不遜色,並成為電影史中難得的續集佳作。 
 

         《教父續集》中最引人稱道的,即是它的敘事結構,電影採取雙敘事線:第一代教父維多的年少時代(由勞勃狄尼諾飾演),以及手攬大權的麥可(愛爾帕西諾)的輝煌與滄桑。如此的安排對照出兩人的時代及個人差異:年輕的維多是因為單純的正義,成為人人敬畏的教父;而麥可則出自仇恨,並深陷在權力及金錢的糾葛中。   

為了要將影片的過去與現在兩個時空分隔開來。對於舊時代,G.Willis以”髒髒的黃銅色”濾鏡來處理,表現出對往日時光的回憶及美好,再對照現代陰暗的色澤,更烘托出全片隱含的希臘悲劇特質;而在人物打光上,仍延續《教父》的做法-大量使用頂光,全片低調照明(low-key light)塑造人物權威,也表現出孤寂的巨人形象。尼諾羅塔(Nino Vita)專為電影而寫的配樂,那樣低沉、緩慢、哀傷的樂曲,成為整部黑幫史詩的憂傷基調。  
 

鏡頭與構圖要素,通常牽涉了”場面調度”(mise-en-scene),指的是在電影景框(frame)中,視覺重量、場內佈景的安排、角色彼此間的距離、所處深度位置,和背景間的比例關係,以及鏡頭角度(俯角、水平角度、仰角)和攝影機運動,皆是影響構圖的重要因素,除了直接給予觀眾印象,更間接表現出角色關係及重心所在。在《教父續集》中,掌有大權的麥可,主導一切事務,可從其衣著、和其他角色的距離(多是社交距離,表現其權威感),而其中一幕,其姐康妮和未婚夫,請求麥可允許兩人交往,整個畫面的重心偏向左側麥可站立的位置,在前景的康妮兩人完全受控於陰暗背景中的麥可。  
 

《教父》及《教父續集》,以及評價略低於前作的《教父》第三集,已成為現今黑道幫派電影的典範。片中許多經典鏡頭,一直不斷地被後起的黑道電影模仿 - 床頭赫然出現的馬頭、水果攤前遇刺、麥可在空盪的醫院中保護著父親、麥可一個人到小酒館的廁所中,拔出手槍,出奇不意地擊斃仇家、壓軸的復仇大戲……以及馬龍白蘭度為了詮釋教父,故意用沙啞的嗓子說話,幾乎成了黑道電影中所有大佬的聲音範本。  
 

引用影評人王瑋的一段話:在大師的作品之前,任何的文字都是多餘的,都無法傳達影像意念之萬一,兩部經典影片又豈能以區區幾千字道盡,尤其演員演技更是無法用文字描繪,2004年七月辭世的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將紙上的教父刻劃的細緻入微,於是我們腦海中的教父形象,永遠都停留在馬龍白蘭度那張年邁威嚴、充滿正義,以及滄桑衰頹的表情。三十多年過去了,《教父》-不論是小說還是電影,仍是一部值得反覆推敲的作品。經典永遠不因時代更迭而褪色,柯里昂始終還是柯里昂,教父也仍然是我們心中的教父。

  

 

延伸-法蘭西斯科波拉 生平及作品  
 

        法蘭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1939.4.7-),義裔美籍導演,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教父》(The Godfather)三部曲、《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和《吸血鬼》(Dracula)。   

        科波拉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電影,那時他已經拍攝了多部短片,其中還包括了色情電影。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他的職業生涯,與羅傑•科爾曼(Roger Corman)一起製作低成本電影,並撰寫劇本。   

        他為《巴頓將軍》(Patton)寫的劇本,贏得了奧斯卡獎。但是,他以電影製片的名銜所獲得的成功,是在1970年代的《教父》和《教父2》中擔任共同編劇和導演,兩部影片都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後者更成為首部獲獎的續篇電影。1974年繼《教父》成功後,他的另外一部電影《對話》(The Conversation)獲得了坎城的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的最佳攝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兩個獎項。  

         繼它們的成功之後,他著手把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拍攝為電影,把影片中的時間背景設定在越戰期間,電影取名為《現代啟示錄》。拍攝期間遇到各種問題困擾,包括:颱風、濫用藥物和精神崩潰。因為受到如此多的耽誤,電影還被取了個綽號「不知何時啟示錄」。當電影最終上映時,同時受到影評人的讚揚和厭惡,而且差點使科波拉剛成立的「美國活動畫片」(American Zoetrope)工作室破產。1991年的記錄片《黑暗之心:製片人的啟示錄》(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由愛琳諾•科波拉(Eleanor Coppola,科波拉的妻子)、福克斯•巴爾(Fax Bahr)和喬治•希根路柏(George Hickenlooper)執導,片中記載了製作《現代啟示錄》中的困難和全體的工作人員,還有愛琳諾拍攝的幕後花絮。  

         在經過對冗長的裁員,科波拉帶著一些商業和關鍵的成功回來執導《教父3》。它是教父傳奇的第三部,在1990年上映。  

        他在為1974年重拍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寫劇本的同時,為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突破性電影《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做製片。科波拉與喬治•盧卡斯一起為迪士尼主題公園導演了由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主演的影片《伊奧船長》(Captain EO),創下了(每分鐘算)最昂貴的電影記錄。

        科波拉的女兒蘇菲亞科波拉也是一個影片製作人,作品有《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又譯《折翼天使》和《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他的外甥尼可拉斯•凱奇(Nicholas Cage)則憑自己的實力,成為倍受稱讚的演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