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中寮相遇》

        
《三叉坑》巡迴放映結束後,便在網路上看見《在中寮相遇》的放映消息,自去年年底便一直期待著。而全景
921系列紀錄片陸續完成,也算是替這場浩劫災難,抓出幾個脈絡,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紀錄。 

        比其他紀錄片都要長的《在中寮相遇》,令人好奇影片究竟紀錄些什麼?當作者想同時詳盡紀錄中寮鄉災後的各種故事時,兩年三個月的拍攝時間,剪輯成五小時四十分的《在中寮相遇》,如此想,影片長度就不顯得長了,而這長度也反映出紀錄片作者的拍攝構思。影片同時紀錄了中寮鄉各個村落間的災後重建(永平村、義和村、福盛村、八仙村
……),包括喻肇青教授及中原大學建築系團隊、馮小非的鄉親報、廖學堂堅持修復的福盛圳等等。 

        除了看見影片中出於真誠的正面重建力量,也看到了因為人為因素,造成重建計畫的延宕,以及人們基於不信任,所產生的誤會不解。然而看完整部影片,有著許許多多的感動,很難下筆將這份心情寫得文情並茂,但我盡力用文字記下。至於其他,請各位能撥冗,去看看接下來在台中及高雄的巡迴放映。
 

        某中寮鄉親在片中說了句「打斷筋骨反而勇」,這句台灣俚語,有著越挫越勇,磨練精進之意。然而透過這部紀錄片所理解的中寮鄉,它曾是香蕉王國,卻成為草率政策下的電塔之鄉、垃圾處理場、豪雨下飽受土石流之難的山村。自然環境如此,再加上官僚體系下的買票文化、官員貪污、強收回扣
…..強震重創下的中寮,是否真能脫胎換骨,「打斷筋骨反而勇」呢?分為三集的放映方式,有著像是連續劇(懸疑劇?)的期待。而其中,在地居民跟外來團隊的關係,是片中著墨最多的部分。 

      喻
肇青教授帶領中原大學建築系,在災後第一時間立即進入中寮鄉,他們以在建築的專業能力,全心協助災民們重建家園。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是他和水利局人員討論設計圖時,說「我們在災區做事,就是先做了再說,你們現在才進來,設計圖就送你們用」,執意付出不問回報,讓人動容。映後座談時,他說其實整部影片都充滿了"無奈"
自己費盡心思所規劃的設計圖,卻遭主事者的忽略輕視,甚至規劃已久的設計書也有"無用武之地"之憂。即使他們沒有權力沒有名份,但卻有著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那份不離不棄的堅持。
 

        喩教授自認為"從來沒挫折"
的重建工作,可說是植基於一種挑戰困難的精神。原本陌生的外來團隊,隨著時間過去,建築團隊也與當地居民開始互信互賴,當福盛圳完工時,喩教授用著不流利的台語,向各位鄉親致詞。不僅贏得當地鄉親的掌聲,放映的同時,我們這些觀眾也不禁鼓掌叫好。語言不通可能會造成一開始的溝通困難,但誠意卻不會因為"會不會說台語"而有所打折。

        果然文化工作室的馮小非,編輯發行鄉親報辦報的出發點跟全景如出一轍--紀錄災後的一切,只是全景是帶著攝影機前進現場;鄉親報則是一份屬於在地民眾的地方報紙。不論是影像或是文字,同樣都有著紀錄、溝通、分享的功能。這份地方報,傳播重建消息、凝聚鄉親意識,這也讓我想起了《部落之音》的巴亞斯,災區中,在地媒體遠比大眾媒體來得重要,它更為及時,且貼近人民需要。相較於喩教授較為理性的建築專業,馮小非則是感性地編列了這份鄉親報;並且透過報紙,中寮居民的生活也有了新的變化,如阿忠開始拿起相機拍照、當地居民學習如何自己辦一份刊物。 

        鄉親報以文字、照片,讓鄉親們的聯繫更為緊密,而福盛圳的修復,也成為當地居民的精神象徵。廖學堂將心力奉獻在一條已隱沒在山中的廢棄水圳,福盛圳荒廢了數十年,週遭的土地也隨著水流乾涸而雜草叢生。在災後的重建計畫中,大多發展為觀光休閒及有機農業;水圳的修復,則是改善荒地、重新開墾的一個開始。
 

        映後座談,有觀眾提出對修復水圳後的隱憂「修復水圳的過程,坦白講還蠻粗魯的。雖然最後水潺潺地流讓人感動,不過換個角度思考,這樣開挖水圳也算是違背自然的人為活動,如此做,會不會形成另一個壞的循環?」老實說,這也是我不夠了解的地方。一直以為,人意欲改變環境的每一歩,都需要詳加考量。因為執行的結果,可能是往好的一面走,也可能奔向壞的一面;而修復水圳一事,只是為這片荒地帶來一道清泉,環境如何變,還是取決在人的作為。這也呼應到陳玉峰所強調的:「控管山林,不是去管植物如何生長,而是控制人在山林環境中的行為」。
 

        中寮山區本就飽受土石流之苦,每逢雨季,居民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但卻無法改變些什麼,只能被動地往山下避難。在片中,陳玉峰教授精闢地說明台灣土地的歷史脈絡和結構問題,短短一席話,開導了眾人長久以來對土石流的刻板見解。濫墾濫伐、擺盪不定的農業政策、不治根本的防災方式,都是造成土石流日益嚴重的主要因素。林相變更、農地改作成為森林浩劫,原始林逐漸消失,導致土石橫流山間;而一窩風的改種作物,造成供需失衡,榖賤傷農,眼見一車農民心血耕種的香蕉,價值不到兩千,農作物被賤價賣出,農民的表情都是這樣的無奈。
 

        片中的兩個主軸:開挖水圳和老街的重建,紀錄到後期卻有著諷刺的對比。一條隱沒在山林數十年的水圳,修復通圳的速度,卻比一條老街的重建來得快。人在改變自然時,或許有心就能做到;但面對人為的障礙,卻有著許多的困難和無能為力。
 

        影片很意外地將紀錄現場拉到台北東區,那時都市正受到桃芝颱風的侵襲,東區罕見的淹水,這些中寮的朋友們,拿著掃帚、水桶,賣力清掃著街旁民房的積水泥濘。「吃人一斗,也要還人四兩」,互助中見到人心的可愛、憨厚真誠的心意。影片中最動人之處,即是這份互信互助的價值。《在中寮相遇》並非像《生命》那樣直揭災後人民對生命的領悟,也沒有如《部落之音》或《三叉坑》表現出重建之路中無可避免的衝突。片後淑梅旁白說道:「我不知道十年或二十年之後,還有沒有人會記得這場921大地震,
我只能把這些我所見到的紀錄下來,然後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或讓下一代的人知道,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是怎麼樣面對這一場災難」。世事雖然不盡人意,但人面對苦難的態度及精神,卻是劫難中最可貴的珍寶。

       看著被拍攝的阿伯們一聲一聲叫「阿梅、阿梅」,六年的時間,紀錄者跟被紀錄者有著深厚的情感互動,這也是紀錄片最迷人的所在「以同理心,而非同情心,去反映真實生活中真摯的一面」,這份感情,最後演變為"無法捨棄影片中的任何一段"雖然長片有著放映時的顧慮,但卻是承載像這樣多面向紀錄片的最佳容量。 

        慶幸的是,這次在台北的放映地點:敦南誠品,在放映前
125個座位完全坐滿,從下午兩點開始第一集,直到晚上九點半第三集播映完畢。仍有91位觀眾看了將近一整天的紀錄片,並且參加映後座談。誰說長片一定會讓觀眾卻歩?林木材不也說了每件事都會逐漸逝去,唯有選擇除外」。因為願意相遇、選擇相遇,於是我們雖身在台北,但也和中寮的朋友們相遇了。



放映消息

3/18(六)『在中寮相遇』台北最後加映場 
我們為您邀請到幾位特別的來賓-- 

喻肇青的得意門生—楊瑞禎
他也是『在中寮相遇』影片裡的記錄對象, 
他將跟大家分享參與重建的工作經驗與其中的酸甜苦辣

另外,導演也邀請與她一起拍攝、剪接的工作伙伴
-- 
鬍子攝影師—小楊(楊重鳴)、
當了二個雙胞胎奶爸的剪接師—孫仲輝、
以及後期剪接師—楊凱諺
一起來跟大家分享這部影片拍攝、剪輯的製作過程。 

這是一場值得您利用假日來參與的放映和座談!歡迎您來!
 

2006 三月18日(星期六)下午 2點整
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集思會議中心B1蘇格拉底廳

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101座位)
(公館捷運2號出口左轉直行約5分鐘。)

14﹕00--16﹕20第一集(休息10分鐘)
16﹕30--18﹕00第二集
18﹕00--19﹕00晚餐時間(休息1小時)
19﹕00--22﹕00第三集(含座談時間)

備註﹕皆為現場購票,連看三集僅需入場卷一張100元。影片全長5小時40分鐘。
             請提前15
分鐘到場買票入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