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和制度影響歷史,概念亦然。電影史最具影響力的概念之一,是深信一位導演能承擔著一部電影的形式、風格和核心責任。作者論(Auteur theory)指出電影導演如果在其一系列作品中,展現出題材與風格上的某種一貫特徵,就可算是自己作品的作者。1954年楚浮在《電影筆記》上首倡作者論,認為電影的作者應是導演而非傳統中認為的編劇。後來《電影筆記》中對於美國導演是否能稱為作者而引起激烈爭論,一些美國導演如希區考克、霍克斯與普明傑等在這場論戰中確立其地位。之後作者論分裂成兩派,一派強調導演在作品的藝術風格與場面調度上有其獨特個性,一派則認為導演的個性體現在其多數作品上,有一貫主題與內涵才能稱為作者。

       作者論在1950、1960年代迎合了西方導演個人化創作與自我表現的需要,減少片廠對創作的影響,而其缺陷則是產生只要在作品中有其獨特個性即可稱為上品的弔詭,且容易忽略時代與社會對於影片的影響力。1960年代中期後,意識型態與結構主義的批評出現,作者批評中的中產價值觀受到攻擊,1970年代開始,電影的批評範疇產生重大變化,如電影符號學、第三世界電影研究的出現,讓作者論批評的主導性減輕。而今日,作者論的概念再度被重視並重返主流,成為電影批評方法的主要思維。

 一些電影作者的簡單介紹 

  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 劇照

 “生命接近魔術”   柏格曼(I.Bergman)

         柏格曼自1945年初執導演筒,到1983年以”芬妮與亞歷山大”宣告退休。執導了將近45部劇情長片。在柏格曼的影片中,常以交織序亂的夢境、回憶、幻想與罪惡所串聯。早期作品主要探索精神的崩潰,如”魔術師””野草苺”;60年代的作品澤表現出人們的困惑及自戀”處女之泉””假面”;70年代更全然否決所有人際關係和情感,所僅存的,只是童年的記憶”芬妮與亞歷山大”

      原是一名劇場導演的柏格曼,在電影美學表現上相當程度地受到室內劇傳統的影響,他傾向將演員置於相當接近觀眾的位置,有時讓他們挑戰性地對著攝影機說話,並時常以特寫鏡頭捕捉人物表情的細膩變化。在作品中豐富的情感描繪,以及他敏銳且不妥協的創作者形象,一直在戰後的藝術電影裡,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左:Satyajit Ray 工作照      右:大地之歌-劇照
 
“真實行為的呈現” 薩雅吉.雷(Satyajit Ray)

         相較於柏格曼的形式思辯,印度導演薩雅吉雷則醉心於新寫實電影般的真實呈現、自然樸實,而非刻意戲劇化的情感流露,並將西方人道主義關懷注入他所有的創作活動中,一生執著的創作理念為:人類行為真實的揭露

     雷不斷追求新的類型與敘事方法,從創作階段觀之,50年代”阿普三部曲”反映印度農村和都市生活的現實面貌;60年代則著手拍攝各種不同的類型電影:恐怖片、心理劇、社會寫實片、兒童電影等;70年代由於政局動盪,雷的作品開始更為直接面對社會議題,如”加爾各答三部曲”;到了80年代,雷似乎將個人關注結合當下的政治問題,變得開始說教。縱使風格多變,並無一貫且易於辨識的美學記號,然而雷的作品中,皆呈現出人性、道德觀、深沉內斂的情感,使他不僅成為一名電影作者,更是一名以影像說話的人道主義者。 

 
“喋喋不休的哲學” 伍迪艾倫(Woody Allen)

        伍迪艾倫擁有多重身分:他是幽默的脫口秀藝人、作家、爵士樂手,亦是集編導演於一身的電影大師。透過他的戲劇與觀察力,展現出詼諧狹頡的自我反省,以及眾生百相的荒謬偏執。伍迪艾倫作品中的喜劇成分,不同於大地(J.Tati)或基頓(Keaton)那樣插科打堚,而是以生與死、愛與罪、性與慾、道德與責任等蔓延無境而傷害性不大的思想作為創作元素,演繹出一部部神經兮兮的諷刺劇”安妮霍爾””曼哈頓”,愛情輕喜劇”大家都說我愛你”、嚴肅心理劇”心塵往事””我心深處”

       無論是”安妮霍爾”的非線性敘述,與直接面對鏡頭對觀眾講話的方式,或荒謬卻引人深思的”開羅紫玫瑰”,以及充滿對紐約熱愛的”曼哈頓”,伍迪艾倫為其喜劇片注入了新的元素,他獨特智性的妙語如珠,和知識份子對生活不滿的喋喋不休,成為伍式影片中最顯著的特色。 
 

 

 

 

 

 

 

 

 

 

 

 

 

 

 

 

 

 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