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筆記 Note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夏日紀事高清劇照-05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aw_span.jpg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面》.1966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當我成為女人時》(The Day I Became a Woman) 劇照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個人和制度影響歷史,概念亦然。電影史最具影響力的概念之一,是深信一位導演能承擔著一部電影的形式、風格和核心責任。作者論(Auteur theory)指出電影導演如果在其一系列作品中,展現出題材與風格上的某種一貫特徵,就可算是自己作品的作者。1954年楚浮在《電影筆記》上首倡作者論,認為電影的作者應是導演而非傳統中認為的編劇。後來《電影筆記》中對於美國導演是否能稱為作者而引起激烈爭論,一些美國導演如希區考克、霍克斯與普明傑等在這場論戰中確立其地位。之後作者論分裂成兩派,一派強調導演在作品的藝術風格與場面調度上有其獨特個性,一派則認為導演的個性體現在其多數作品上,有一貫主題與內涵才能稱為作者。

       作者論在1950、1960年代迎合了西方導演個人化創作與自我表現的需要,減少片廠對創作的影響,而其缺陷則是產生只要在作品中有其獨特個性即可稱為上品的弔詭,且容易忽略時代與社會對於影片的影響力。1960年代中期後,意識型態與結構主義的批評出現,作者批評中的中產價值觀受到攻擊,1970年代開始,電影的批評範疇產生重大變化,如電影符號學、第三世界電影研究的出現,讓作者論批評的主導性減輕。而今日,作者論的概念再度被重視並重返主流,成為電影批評方法的主要思維。

 一些電影作者的簡單介紹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廣島之戀” 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1959

不理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